得知小区配套幼儿园将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后,通州区河畔丽景小区一家民办园的王园长感到头疼,“变成普惠园后,收费标准必须降低,尽管政府或许有补贴政策,但真的能解决高昂的成本问题吗?”
园长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幼儿园收费分为三部分,2400/月的保教费和25/天的伙食费,另交纳幼儿生活必需品费3000 元(包括幼儿在园期间使用的统一生活物品)。“之前也有家长提到费用太贵的问题,但我们办园的成本与日俱增,政府支持力度小,费用自然比公办园高。”王园长称,如果要变为普惠园,政府需加强支持力度。
近年来,伴随着学前教育的缺口逐步接近峰值,鼓励普惠性幼儿园扩容成为了发展学前教育的当务之急。作为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的主要渠道,城镇校区配套建设幼儿园发展迅速,却也问题百出。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开展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治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小区配套幼儿园应由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不得办成营利性幼儿园。
事实上,2010年以来,《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实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意见》《关于实施第三期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意见》均对城镇小区配套建设幼儿园提出明确要求。目前,全国已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出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管理的具体办法,加强了小区配套幼儿园的规范管理。
然而,实际效果不尽人意。
据2017年对全国学前教育调研结果显示,一些地方城镇小区有的没有配建幼儿园,有的虽然建了但没有办成公办园或委托办成普惠性民办园。小区配套幼儿园具有天然的地域垄断性,这些小区配套学前教育资源的严重流失,是造成城镇“入公办园难”“入普惠性民办园难”“就近入园难”的主要原因。
“国家强调发展普惠园自然是有利于学前教育整体发展,但对于民办园而言,的确需要更多支持。”江西省赣州市公务员小区幼儿园是一所已开办20年的普惠性民办园,园长钟幸蓉却仍然为学校的发展感到头疼,她告诉界面新闻,“目前学校学费和伙食费为一学期各2000元,因为收费低,生源不成问题,但是学校运营成本却越来越高。”
“近两年,房租和物价不断上涨,学费却没有变过。”钟幸蓉称,由于幼儿园为了保证师资力量,还需要出资让教师定期参加培训进修甚至出国学习,“成本问题确实是不小的困扰。”
成本与收益问题,的确是许多小区民办园对纳入普惠性幼儿园望而却步的一大原因。
据北京晚报此前报道,一所200人左右的民办幼儿园按每生每月2000元的平均收费,一年至少需支出350余万,毛利率只有10%左右。
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民办教育研究所雷芳在调研过程中发现,普惠性民办园的保质、平价运行,需要政府投入一定经费,但从实践来看,经费投入缺口很大。
根据2018年7月教育部最新发布的《2017年全国教育经费统计快报》,目前学前教育投入16.11%的增速已远高于义务教育。即使该高增速在未来3年能够保持,至2010年的学前教育投入将从2017年的每年3255亿增加到5000亿左右,但要承担80%即4160万儿童的公办或普惠入学,则财政支出上约有1770亿左右的资金缺口。
雷芳以长沙市为例,长沙市级设立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奖补专项资金1000万元,根据各区县(市)开展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工作的努力程度、财政投入力度等因素,补助到各区县。各区县政府根据民办幼儿园等级评定结果和区县财政状况确定补贴标准。“这就使得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补贴资金主要由区县级财政负责,困难很大。”
“除少数高收费民办园外,50%以上的民办幼儿园都希望发展成为普惠性民办园,但大部分都不太了解政府扶持和监管性民办园的具体措施,对被认定为普惠性民办园后能否收回成本心存疑虑。”雷芳说。
对此,教育部学前教育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刘焱建议,建设公益普惠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应当让大部分幼儿能够就近在家门口、交差不多的费用、进差不多质量的普惠性幼儿园,享受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应当以教育公平为原则,建立合理的普惠性幼儿园成本分担机制,消除不同办园体制普惠性幼儿园之间的收费差异,实行普惠性幼儿园收费标准、拨款、资助、质量监控一体化管理机制。”刘焱称。
此外,《通知》还要求,城镇小区没有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规划配套幼儿园或规划不足,或者有完整规划但建设不到位的,要通过补建、改建或就近新建、置换、购置等方式予以解决;对存在配套幼儿园缓建、缩建、停建、不建和建而不交等问题的,在整改到位之前,不得办理竣工验收。已建成的小区配套幼儿园未移交当地教育行政部门的应限期完成移交,已挪作他用的要予以收回。
“目前,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普遍存在没有规划、规划不落实、应建未建、应交未交、挪作他用等突出问题。”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公开表示,此次治理将聚焦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规划、建设、移交、办园等环节的突出问题,解决规划建设移交不到位及不普惠等问题。
尽管社区幼儿园问题不断,伴随着“全面二孩”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于社区幼儿园的需求却是与日俱增。自2017年,北京市教委会要求新建小区必须配套幼儿园,全国多地也陆续发布和实施幼儿园与居住区同步建设的相关政策。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对于新建小区配备幼儿园这一举措,87.2%的受访者表示支持,其中,39.8%的受访者非常支持。
“新建小区配建幼儿园后,孩子在家附近就可入园,有利于儿童在心理上接受幼儿园教育,也缓解了家长的压力,同时提高了幼儿的入园率和学前教育普及程度。”西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唐智松认为,由于历史欠账太多,除城市里具有较好条件的幼儿园外,广大农村地区及新建小区的幼儿园,在场地和师资等方面都是非常薄弱的。因此,近年来政府开始把学前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并在场地建设、师资配备等方面作出了指导性要求,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
唐智松建议,政府应当在对新建小区人口及幼儿人数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在新建小区土地出售时就规定性预留出幼儿园场地,规定一定规模的幼儿园的场地建设要达到标准要求。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则强调,在集中治理中,仍有很多需要啃的硬骨头,比如小区已经建成并验收,开发商没有配建幼儿园,且小区也无空地,开放商已撤离,那么谁来承担补建责任?
作者:黎文婕